×
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?普京回应语惊四座!
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?谁又会支持日本?近日,普京说了一句话,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...
普京到底说了什么,打死你也想不到
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
夏朝传说

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章

夏朝传说第二百八十章,军队的事情有了着落,考核已经开始,葛鳩的工作效率极高,他是个玩命工作的人,何况情况特殊,因此更不敢丝毫怠慢,尽管军营里骂声一片,因为葛鳩要砸很多军官和士兵的饭碗,葛鳩并不为所动,每天按部就班地工作,累及了,就随便找地方休息一会,泄担心葛鳩的安危,因为这些大兵急眼了,是什么事情都可以做出来的,就命令利策秘密去松山一趟,请松山掌门人松山道人支援武功高手,秘密保护葛鳩,利策不辱使命,把死神的儿子求生带了回来,一起来的还有他的几个师弟,这些各个都有一身绝技,尤其是求生的功夫,眼看就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,直追师傅松山道人,松山道人已经内定,求生就是他的继承人。有了这样的武功高手秘密保驾护航,泄才真正地放心了。

军营既然可以放心了,泄就把工作重心放在整理官员队伍上,对现有的官员要进行重新考核,这个工作泄交给费扬去做,屈非做辅助,但是在如何制定考核标准的问题上,一开始费扬和屈非就各执一词,闹的不可开交。费扬主张唯才是用,屈非主张用人先看德,两个人都走极端,又都看似有道理。泄被他们吵的脑袋都大了,就问利策怎么办,利策笑眯眯地说:“大王,他们两个人都不适合做这个工作,有现成的人,大王为何不用?”

泄愕然了,心说信得着的大臣一共就这几个人,哪里还有人才没有使用?就说:“丞相,你的话把孤弄糊涂了,谁是最合适的人才?他们两个为什么不行?”

“大王,他们两个是大王上位之后才进入朝廷的,对于多数大臣都不了解,怎么可能知道谁有做事的能力?依臣看来,何不让图负责这个工作?说到熟悉大臣,再也没有比他更合适的。”

看见利策居然举荐图,泄就没有说话,虽然赎罪令这件事上,图的确帮了自己大忙,但是多年形成的,对益家人的恶劣印象,哪里是图做了一两件事就可以改变的?何况这件事是选择官员,关系到朝廷大臣未来是不是能够和自己一条心,是不是称职的大问题。

“丞相,这是人事大权啊?”

“臣知道大王担心什么,怕图夹带私货,组建自己的班底,臣认为不会,因为图如果不是想痛改前非,就不会抛弃家族和个人面子帮助大王,何况他带头捐出财富,已经把大臣都得罪光了,不知道有多少大臣想要他的命呢?就算他有这个心,也没有这个力了。还有,朝廷眼下百废待兴,正是用人的时候,放着图这样的干才不用,岂不可惜?”

利策谆谆善诱地说,对于朝廷目前的困难局面,他同样是忧心如焚,可是他知道焦虑没有用,只有一件事一件事去做,才可能让朝廷工作尽快地回到正确轨道,但是做事情是需要人才的。可是如今的朝廷大臣,极大多数都是芒时期留下的,浮夸的多,品德不好的多,真正找出几个德才兼备的官员来极难。既然朝廷因为他们捐献了银子,没有追求法律责任,还留下了大部分朝臣继续工作,就不能因为他们道德上有瑕疵而不用,如果用道德的尺子去衡量,眼下的朝廷就几乎没有可用大臣,这显然是不行的。在此朝廷为难之时,只能先顾一头,让朝廷的各项工作,有条不紊地运转起来。想做到这一点,就必须真正地启用图这样的大臣,这样一来,别的有瑕疵的大臣,才会相信芒赦免他们是出于真心的,才可能放胆工作,利策这一番苦心并没有和泄说,但是他希望泄能够看出来。“通过这件事也可以考验图对大王是不是忠心,如果是,大王就可以得到一个臂助,如果不是,那就不让图占据右丞相的关键位置,从新提拔可以胜任的人。”

泄对利策屡次看好图是有想法的,也不是很能够理解,因为益当政的时候,对于利家,屈家,费家和葛家的打压,排挤是前所没有的,甚至是疯狂的,因此这四家子弟中都有人非常有才干,益却根本不准任用,并且毫不掩饰地说:就是使用一条狗做朝廷官员,也不会使用这四家的人,因此直到现在,其余三个人提到益家无不咬牙切齿,愤恨不已,只有利策,似乎完全忘掉了这些年所遭受的欺辱,他不知道是利策心大,还是得了健忘症,因此就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对利策说:“丞相好像最不喜欢记仇啊!”

“仇恨是双刃剑,会让自己不开心的,我这个人不喜欢不开心。”利策明白泄在揶揄自己,因此就用半开玩笑的语气回答,随后又说:“臣的心理只装一种东西:朝廷,只要对朝廷有利的事情,臣就去做,至于个人荣辱,早就看淡了,否则还不气死了。”

“丞相对朝廷的忠贞,宽阔的心胸让人感动。”听见利策这样说,泄也不能不悚然动容。“就按照丞相说的去办,你去传达孤的旨意,告诉图,这件事只能做好,做不好,老账新账一块算。”当然,泄后面这句话,多少有开玩笑的成分。

当利策把这个消息通知的时候,图有些懵了,因为从组官员队伍这种大事交给图,意味着朝廷对他的绝对信任,把人事大权交给了他,这似乎是不应该的,图明白,这种权利泄只应该给予自己最信任的重臣,而不是自己,因为自己肯定不是泄最信任的大臣。不知道是喜是忧的图,回到家里,第一时间把寒窑找来商量。

“朝廷的官场,这些年已经**,堕落,无效到严重程度,新大王上台重整官场,这个是必须的,也是我能够理解的。但是我不能理解的是,如此重要的任务,大王为什么放权让我来做?难道大王真有海量的宽容,不记得益家给他带来的麻烦?”

寒窑走进图的书房,坐下后图就迫不及待地说出了自己的疑虑。

“大人的忧虑小人能够理解,只是大人应该记住,如今的大王和先王有着本质不同就是了,因为当今的大王想治国,想让国家恢复正常,或许还想让大夏国重新崛起也说不定。”说到这寒窑笑了,这种笑出自真心,他当然希望大夏国有一个好大王,这样一来,主人图也会英雄有用武之地。“一个想有所作为的大王,绝对不会像小市民一样心胸狭窄,睚齿必报的,这一点大人不用担心。如果大王没有心胸,大人就是拿出了所有财富贡献朝廷也是没有用的,因为需要的话,他可以去合理合法地抢。”寒窑后面补充说。

“你的意思是大王已经放弃了隔阂,完全相信我了?”益怀疑地问,在官场打滚几十年,他见惯了官场的黑暗和狡诈,当然不会轻易相信天上掉馅饼这样的好事。

“完全相信?不,这不可能。”寒窑立刻否定了图的说法。“大王的位置决定了,他不会完全相信任何人,哪怕是他的儿子。其实我们也不需要这种奢求,只要大王能够有五分相信就阿弥陀佛了。”

“你这话算是看明白了大王,问题是我该怎么去做这件事?你应该知道,先父在世的时候,因为大王不做事,提拔了太多的官员进入官场,新大王就是要利用重组的机会,才撤掉很多官员,精兵简政。这样做肯定是对的,官员越多越没有人做事。问题是,大王把这把剑交给我,我自然会成为众矢之的。”图忧心地说。奉献财富,他已经得罪了多数官员,因为官员们希望他能够带头顶住朝廷的吏治压力,结果他第一个上缴了**受贿来的财富,导致了贪官污吏的雪崩,不得不割肉般地拿出**受贿来的财富,这些人恨死了图。这一次又要裁撤很多官员,被裁掉的官员当然会怨气冲天,说不定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来。

“这正是大王给大人设下的陷阱,虽然如此,大人也只能往里面跳。”寒窑苦笑地接过话,泄的这个伎俩他如果看不出来,就不配给图当军师了。

“为什么?”图感觉寒窑的话,不能自圆其说。哪有明知道陷阱还要往里面跳的道理?

“大王有的选择么?”寒窑反问。

图听后一怔,感觉自己真是老糊涂了,寒窑说的没有错,如果自己推辞,“不识抬举,”就会失去大王的信任,以后在朝廷就没有办法立足了。“你说的没有错,我的确没有选择。”

“既然如此,大人就要把这件事做好。”寒窑说,然后又道:“朝廷需要多少官员能够做事,需要什么样的官员才能够把事情做好,凭大人的执政经验,应该心里有数。但是挑选官员,自古以来都有标准,大人首先要知道这个标准是什么,符合不符合大王的心愿,这样做出来才能够让大王满意。”

“这个我还是能够猜出来的。如果是太平盛世,朝廷对官员的考核标准,首先是道德,能力倒是其次。如果是乱世,能力就尤为重要了。”图想也没想就说,毕竟做了那么多年丞相,对于国家大事,朝廷的需要还是能够看清楚的。

“那么在大人看来,如今是太平盛世,还是乱世?”寒窑又问。

“表明上看起来是太平盛世,因为没有战争,其实处处是危机,不知道因为什么事情就会把大火点燃,火山就会爆发。”图说。

“大人看的很准,说的没有错,大王也一定看清楚了这一点,因此尽管危机四伏,大王还是要痛下杀手,说明朝廷已经到了不能不动大手术的时候了,否则就是苟延残喘,也维持不了多长时间,那么在大王心理,最需要的,大人是能够做事的官员。而不是那些忠于朝廷,唯唯诺诺,做不了事情,只是听话的官员。”寒窑总结说。

“你说的没有错。”图笑了,经过寒窑的梳理,目标明确了,感觉心理轻松了不少。

“大人应该记住一点,决定大人命运的不是普通官员,是大王,只要大王满意,就是所有大臣都反对大人,大人的位置可保无忧,反之,就是所有大臣都拥护大人,大王不高兴,大人还是非常危险。”

图觉得寒窑看事情透彻,就点点头同意了寒窑所说,知道该怎么做。

泄虽然知道朝廷官员多数都是贪官污吏,阿谀奉承之徒,可是又不能全部裁撤,虽然无奈,却下定决心要整顿,精简,因为他明白,没有一个高效的,肯做事情的官员队伍,朝廷的工作就无法展开,革新时弊,提升朝气就是空话。而目前局势又是内忧外困,丝毫不能耽误时间,谁也不知道,火药桶那一天会被点燃,因此他才决定让两个心腹费扬和屈非去政治吏治,哪里知道,吏治整治还没有开始,他们两个人之间就开始了内讧,这才听从了利策的劝告,让图负责这个工作。

但是泄心理是不托底的,因为他不相信图的人品,不相信益家人能够和自己一心一意地把朝廷搞好。几十年来,朝廷一直是益当家,结果朝廷被搞的乌烟瘴气,图也早早就参加了工作,是益的帮手,朝廷的混乱,他是负有责任的,这样一个人负责吏治,确定现有官员的去留,会不会以权谋私,把大批心腹留下来,把反对自己的人革除去,重新建立自己的小团体,重而架空大王,再一次操纵朝政?这个可能是有的,因此他不能安心。但是利策并不同意泄的观点,利策认为,当芒做大王,益那种人主持朝政,就是季柕朝的名臣孤鸿和伯靡在世也没有用,要么早早被排挤出朝廷,像费玉清,利民,屈完等人那样,自己选择辞职,要么追波逐流,做益的帮凶,因为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。因此利策认为,朝廷上之所以没有好的大臣,不全是大臣本身的原因,主要责任在于君,有贤君才有名臣,忠臣,这就是季柕和槐做大王的时候都出现了名臣,而太康,仲康和芒做大王的时候,只能出现奸臣的道理。图在那样一个大王,那样一个权臣的领导下工作,无所作为是正常的,否则就可能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。

泄被利策说服了,心理想想的确如此。费玉清,利民,屈完都是忠臣,结果如何?早早被赶出朝堂,交出权利,结果一个个抑郁而死,并没有拯救朝廷。看来朝廷在昏君,庸君当道的时候,朝廷需要的不是忠臣,而是能臣,自己肯定不会做昏君,就不应该担心奸臣把持朝政。如此一想,心理就放松了,就去想另外一个问题:经济。因为大批商人离开京城,大批贫民破产成为奴隶,诸侯尾大不掉,接近三分之一的诸侯不进供,朝廷的经济已经到了危如累卵的地步,再不提振经济,把商人召回来,让拥有土地的农民,奴隶主多多地产粮食和农作物,京城的物价就不可能降下来。本来城内居民的收入就在急剧下降,物价还奇高,那就是逼使城内居民离开京城去外地谋生,这是个必须解决的问题。既然费扬不再做吏治的工作,泄就决定,让他负责经济振兴的事情,早一点拿出方案。

这一天泄和利策在王宫研究征收银子的事情,或许是被银子逼的,泄提出没有进贡的诸侯不但要交税,还要补交过去多年欠的税赋,遭到了利策的明确反对,利策告诉泄:任何一个诸侯都知道作为藩属都必须交税,交贡品,他们为什么敢不交,就是明白朝廷没有力量逼他们进贡,如果畏惧朝廷,哪里需要朝廷催逼,早早就会把贡品交上来了。现在朝廷非常虚弱,根本没有力量压迫诸侯,如果朝廷下旨,他们仍旧不交税,朝廷怎么办?是不是出兵?朝廷有这个力量么?答案是没有,那就是自取其辱。不如仍旧装聋作哑,等到朝廷有力量的时候再让他们交税。

泄虽然知道利策说到有道理,但是国库空虚,朝廷没有银子,很多想做的事情都做不了,这个现实逼的泄想铤而走险,泄相信,这些诸侯,很多人都是当年跟随祖上打天下的,对朝廷是有感情的,不会轻易造反,结果就是两个人谁也说不服谁。正在这时,内侍前来禀报,图在宫外求见。泄只能停止和利策的争论,让图入宫。

图入宫后给泄行了君臣大礼,看见利策也在,就和利策打了招呼,这才把留用和裁撤官员名单交给了泄。泄看见图这样快就拿出了名单,就用赞赏的目光看了图一眼,随后就看起名单来,结果几十秒钟之后,泄就合不上嘴了,随后把名单交给利策看。利策似乎已经料到了这个结果,因此看完名单并没有泄那么惊讶,只是笑着对图说:“图大人辛苦了,这样快拿出名单,一定是累坏了。”

对于利策的褒奖,图则报以会心地一笑,但是并没有说话。

“丞相这份名单是最后的名单?”泄问。

“如果大王同意,它就是最后名单。”图回答。

在图上交的名单里,图自己的亲属,亲信大臣只有两个,王公贵族的大臣也砍掉了不少,反而留下了某些商人富户,通过贿赂益等人而进入朝廷的官员。从这份名单上,泄看出了图是以公心来做事的,而且公正的态度远远超出他的预料,所以才让泄大感意外。但是有一点泄并不理解,不知道他为什么留下某些通过不正常渠道进入官场的富家子弟。按照当时的朝廷用人制度,朝廷官员只能出自王公贵族,而且必须有现任官员举荐,这样的官员算是通过正常渠道进入的,像后来的科举得中,反之,商人和没有家庭背景的奴隶主富户是没有资格做朝廷里大官的,如果有人想进入,也必须有几个大臣共同举荐,这样难度是非常大的,因此在朝廷中枢的官员,差不多清一色是王公贵族,别人根本靠不到近前,就是说,没有这个机会。

但是这个惯例在益当政的时候被打破了,因为爱财,只要肯给益和掌握朝廷权利的主要官员送厚礼,富户和商人的子弟一样可以进入朝廷中枢,当然,他们要想担任决定朝廷命运位置的高官是不可能的,因为那样的职务必须大王批准,大王也不可能批准非贵族人家的子弟做朝廷大官的,尤其是没有王族血亲,芒是不会放心的。那么富户和商人为什么打破脑袋,一定要往官员队伍里挤?这个和当时的等级制度有关系。如果你只是有钱,没有王族或者贵族血统,你永远成为不了上等人,例如婚丧嫁娶,就是破落的贵族也不会嫁给富户,因此很多有钱人在社会上是没有地位的,他们的子女也很难在政治上展现自己的抱负,因此就有很多有钱人,拼命地巴结王公贵族,希望依靠裙带关系,脱离底层,进入社会高层。还有一部分富户的子弟,本身有才华,也愿意建功立业,只是没有这样的机会,因此他们非常渴望有机会一展身手。这种种原因就处成了富户愿意走进官场的原因,因为进入官场后,就已经高人一等了,如果自己有才干,再能做出功绩来,得到大王赏识,说不定立刻就赐给你贵族称号。只是这样的机会非常少,因此当益打开大门,只要送厚礼就可以做官,有钱的富户,商人,谁也不在乎一字千金,这就造成了在芒做大王的时期,很多富户通过送礼,走进了朝廷官员的队伍,有的甚至做了不大不小的官员。这些富户子弟好容易进入这个舞台,他们家里又不缺钱,因此最想做的事情不是**受贿,而是建立功勋,扬名立万。对于富户子弟这一特点,在朝廷担任多年丞相的图,当然了解,因此在这次官员整顿中,这些肯做事,能够做事,通过送礼进入朝廷的官员,就被图留下了。

“丞相,为什么你留下的官员中,有这样多的富户子弟?他们可是送厚礼进入朝廷的。”这个现象泄在做王子时候就知道了,只是他没有权利干涉益的作为,因此对于这一点一直耿耿于怀,这才有此一问。

“大王应该知道,当今的朝廷最需要的是,能够做事的官员,不是道德完善的官员。何况这些富户子弟送银子去做官,并不是他们的本意,因为他们没有别的路可以走。不送银子,就没有重要官员举荐他们,他们自然也就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。”图不卑不亢地说。

“说的好,图大人。”对于图的抗辩,泄非但没有生气,反而发出了大声叫好,这让图很意外,不由的怔住了,不知道说什么才好。

“大王认为老臣没有做错?”过了好一会图才问。

“当然没有做错,简直对及了。眼下的朝廷的确最需要能够做事的官员,你把这部分官员给孤留下来,岂不是做的好?孤王要重重赏你。”泄兴奋地说,同时看看利策,利策正满脸得意地看着自己。“利大人,你又该得意了,因为你又赢了,孤奇怪,为什么总是你赢?”

“不是臣赢了,是朝廷赢了。”利策还是一脸笑容地说。

图莫名其妙地看看泄,又转头看看利策,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,感觉和自己有关,却没有办法接话,就只能尴尬地笑着。

“大王说他没有看错人,就知道图大人会把事情做好,所以大王赢了,朝廷赢了。当然,在下也没有输,因为在下一直相信图大人的能力和公心。”利策说,非常狡猾,把好大一定桂冠扣在泄的脑袋上,泄却是不能不戴,因为他不可能当图的面前说自己曾经怀疑过你。

“好这件事就这样定了,按照图大人制定的名单裁撤和留用。对于做事能力非常强的官员,图大人推荐几个,孤王也许有大用。”

看见泄满意,还全盘批准了自己的奏折,图当然兴奋,因为这件事太大了,一次性就通过,说明大王非常满意。看来自己在大王心目的形象的确在变好,这不是银子可以换来的,因此图自然激动,就对泄说:“臣会尽快做好的,只是不知道大王最需要哪个方面的人才?”

“不拘某个方面,只要是人才就行。爱卿应该知道,一个聪明,肯用心做事的人才,即使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交给他手里,也不会做差。”泄同样兴奋地说,因为发现了图是个人才,而且是他需要的人才,这就是天大的利好,眼下他最缺少的,就是能够做事的人才。图如果像利策那样心胸开阔,不计私利,多多地给自己举荐人才,大夏国面临的困难就可能在短时间里克服。麾下左右丞相都出色,称职,做大王的,就应该是最幸福的大王了,所以他今天有理由高兴。

图答应一声就走了,因为他知道有一个人也想知道这个喜讯,他要在第一时间告诉他,这个人当然就是寒窑了。没有寒窑的攒划相助,很难说他会把这件事做的让泄十分满意,这样的奖赏是每一个做臣子的都是最渴望的,因此必须尽快地让寒窑知道。

“丞相,孤在这样的事情上,宁愿回回都输给你。”看见图走了,泄还是抑制不住心理的高兴对利策说。

“大王,朝廷只有一个图啊!”利策只能苦笑地说。

上一章目录下一章
功能呼出区
content